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院制改革的思考
时间:
2014年08月25日
来源:
www.87365.com
浏览:
60
分享:
吕红军
一、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院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理论分析
简言之,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院制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整合优化资源、构建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必由之路,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也是借鉴国外大学办学经验和加强国际教育交流的需要。从理论上看,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实行学院制改革的理论来源,而现代组织理论是设计学院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二、学院制在国内外大学的发展现状
从国外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高校的学院制具有实体性、发展性、特色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其行政管理、学术管理权力相互渗透与平衡,对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学院制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尤其是知名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实行了学院制的管理模式。国内外代表性综合大学平均学院数量对比详见表1,新建本科院校以2005年升本的为例详见表2。在辽宁省,目前实行学院制的新建本科院校有6所,具体情况见表3。总体来看,除了绝对数量过多外,我国大学学院设置还存在原则不清、标准模糊、学院名称不统一、学科容量小等一些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推进学院制改革时,应该注意克服上述弊端,力求借鉴国内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
表1.国内外代表性综合大学平均学院数量对比数量对比
国 内 |
学校 | 北京 大学 |
清华 大学 |
复旦 大学 |
南京 大学 |
浙江 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南开 大学 |
武汉 大学 |
吉林 大学 |
平均 数量 |
数量 | 26 | 13 | 15 | 15 | 22 | 26 | 20 | 32 | 44 | 23.7 | |
国 外 |
学校 | 哈佛 大学 |
耶鲁 大学 |
新加坡国立 大学 |
东京 大学 |
柏林工业大学 | 海德 堡大学 |
麻省理工大学 | 麦克马斯特 大学 |
斯坦福大学 | 平均 数量 |
数量 | 10 | 12 | 9 | 10 | 8 | 15 | 6 | 9 | 7 | 9.6 |
表2.2005年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数量一览表
学校名称 | 设置二级学院数量 | 平均数量 |
江西科技学院 | 13 | 10.42 |
青岛滨海学院 | 13 | |
徐州工程学院 | 15 | |
金陵科技学院 | 9 | |
毕节学院 | 14 | |
安徽新华学院 | 10 | |
南昌理工学院 | 13 | |
烟台南山学院 | 13 | |
宁夏理工学院 | 5 |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10 | |
广东白云学院 | 7 | |
西安欧亚学院 | 10 | |
西安外事学院 | 8 | |
西安翻译学院 | 6 |
表3.辽宁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数量一览表
学校名称 | 设置学院数量 | 平均数量 |
沈阳工程学院 | 7 | 9. 3 |
沈阳城市学院 | 9 | |
沈阳工学院 | 7 | |
辽宁科技学院 | 9 | |
辽东学院 | 17 | |
大连艺术学院 | 7 |
(一)与学校顶层设计相对应原则
新建本科院校在顶层设计确定之后,建构二级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两级管理”的内部管理模式,首先要遵循的就是与办学顶层设计相对应的原则。其第一层含义是指二级学院的组建或设置要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来确定;其第二层含义是指每个二级学院的发展目标都应当围绕着学校整体发展目标来确定,并且必须明确具体,既要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也要有具体的分步实施方案。
(二)权责对等原则
权责对等是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院制改革中又一个重要原则,这是构建学院制运行机制的灵魂,是确保二级管理体制有效运行的关键。权是指管理的职权,即职务范围内的管理权限,责是指管理上的职责,即当管理者占有某职位,担任某职务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三)协调性原则
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学院制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时,必须注重二级之间、同级之间的相互协调,即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在设计学院制体制时不仅需要组织专家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而且还应当切实贯彻民主管理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广开言路,听取中层管理者、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求得理解,才能保证学院制管理体制协调、高效运行。
四、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院制改革的模式选择与路径构想
(一)学科组建、政企校合作组建学院是新建本科院校组建二级学院的主要模式
从目前我国大学主要学院设置类型来看,有这样几种:其一是由系部直接升格为学院;其二是以学科组建学院;其三是按照产业或者行业的集合组建学院。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第二种模式、第三种模式更具有借鉴意义。
借鉴第二种模式,以学科组建学院。鉴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已经形成多学科,且以应用型学科为主,因此,可以选择其优势学科为中心组建学科群,形成二级学院,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整合学科力量,发展为学科群优势,提升办学竞争力。
借鉴第三种模式,协同创新,校政企共建学院。新建本科院校在组建学院时,要应用目标管理、制度引导等手段,一方面整合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开拓新资源。整合资源,即基于现有的学科、数量和特色,遴选已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已有合作关系的政企单位联合办学,共建以某个优势专业为核心的二级学院,如以优势专业为核心选择已经是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已开设“订单式”培养班的企业共同组建二级学院。或者是围绕已经获批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利用既有资源,如教学团队、依托单位、主管部门等多方力量组建学院等;开拓新资源,即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学科带头人走出去,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主动寻求新的与政企合作的机会,根据政企的用人需求校政企共同组建二级学院,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
(二)借鉴目标管理理论,制度化运行机制,注重能力提升是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院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1.借鉴目标管理理论
学校管理者应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定位,明确其阶段总目标,并将之逐级分解到校内各二级单位,确定二级单位的发展目标,并转化为二级单位管理者的个人目标和责任,从而使二级单位在获得相应教育教学资源和授权的基础上,生成自主管理、自我调控、自觉自为的内在驱动力,构建起个人目标、二级单位目标和学校总目标三者之间环环相扣的目标链,以期实现高效运行机制。
从内涵发展的角度看,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目标管理时,还应特别注重办学特色的培育,将办学特色作为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在设计二级学院整合学科、专业及教学资源时要以有利于培育办学特色为核心,确保二级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呼应,相支撑,而且,还必须将突出办学特色作为各二级学院的管理目标,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制定乃至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细化目标,明确要求。
2.建立约束、导向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
首先,针对实行学院制管理中纵向的多层次性和横向的多部门性,通过规章制度,明确职能与功能,确定职权范围,在保证二级学院管理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的同时,又能保证二级学院承续学校的管理制度,把二级学院的管理纳入到学校整体管理系统之中,从而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形成一种高效运作的管理模式。
其次,针对实行学院制管理后容易出现的权力失控、各自为政等问题,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规则,尽可能通过完善的制度构建起约束、导向机制。
再次,还要建立完善学院制管理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运用目标管理,建立一个包含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划拨二级学院奖励经费和财权挂钩,以激励二级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形成竞争氛围,从而不仅有利于二级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而且有利于提升二级单位管理者的能力素质。
3.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院制管理体制有效运转并发挥积极功能,不仅需要有相对健全的二级组织机构,还需要有较强履职能力的二级学院及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换言之,二级单位管理者应当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宏观调控能力或者说领导能力。学院制管理体制牵涉到责权范围的划分、竞争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等的建立与运行,需要二级管理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共同参与,人的因素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
(作者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院长)
审稿人: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