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8年07月02日
能否把独立学院交还市场
时间: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 www.87365.com 浏览: 63 分享:

       近日,《中国青年报》连载6篇关于独立学院“验收大考”延期的系列报道,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教育主管部门到独立学院自身,从投资方到举办方,似乎都有话想说,很多问题有待商榷。笔者以为,如何破解困境,给独立学院“插翅”,让她真正“飞起来”,才是关键所在。
  对独立学院的管理,应当参照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对民营经济充分放权,把独立学院交还给市场。具体办法就是,“一刀切,切一刀”,要么“转民”,要么“并公”,按其各自的规律发展,这才是独立学院的光明前途。
  “一刀切”,就是要求凡举办方为民办者应一律“转设”为普通民办高校,不再以独立学院的形态继续存在。独立学院只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长期冠以公办高校的牌子办学是不可能持久的。
  《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一开始就明文规定:“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民办就是民办,为什么要长期挂一所公办大学的头衔?目前,全国大部分独立学院已经可以“独立行走”,已“转民”的35所独立学院发展情况良好。
  “切一刀”,就是要求所有“校中校”一并回归或停办、转办。既然“校中校”不符合26号令,对母体高校的依附度高,根本没有坚持“民、独、优”的三原则,就该下大力气,突破阻力,强行促其“改”。当然,“改”的具体方式可因校制宜。
  独立学院想“独”到底难在哪儿?
  首先难在“过度抽血”。独立学院的经费现状是两条管子“抽血”,一条是投资方抽取合理回报,一条是母体高校抽取“合作办学费”。既然公共财政尚未“输血”,更要立即停止“抽血”了!这也是给独立学院“解套松绑”,让独立学院“休养生息”的关键点。随着GDP4%的教育经费投入到位,公办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平均水平已达1.6万元,加上学杂费等收入,生均培养费至少2.2万元以上,远远超出独立学院1.5万元/年的生均培养费,停止“抽血”的“火候”也到了。当然,考虑到公办高校在举办独立学院时所做的贡献,国家财政可给予其一定奖励或补偿。
  其次难在“无主动权”。按现行办法,母体高校不同意,独立学院就不能“转”。据调查,多数已“转设”的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都进行了长时间的“分手”谈判,不交“分手费”,就没有“分手协议”,没有“分手协议”,就不可能“转”。如果独立学院自身不能决定其发展方向的话,就没有任何办学自主权可言,教育部要求的“独”又怎么体现?要变“绊脚石”为“垫脚石”,就应当规定,独立学院自身可首先提出“转设”申请,其他事情由教育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再次,难在“指标欠妥”。以办学规模5000人以上的高校为例:现行54平方米/生的校园占地指标要求,对国内许多处于中心城市的高校都不太现实,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逐步减少,到2020年仅有8208万人,届时对已扩建的校园占地面积又如何处理?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电子图书算不算“书”?这是一个荒诞的问题。按照现行图书指标,一所大学购买的几百万册电子图书竟不能计入图书总量,这显然是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表现。有人说,这里夹杂着“傲慢与偏见”。对新建院校与百年老校同样要求100册纸质图书的结果是,许多独立学院不得不用车皮一箱箱地采购废旧图书以充数。
  当然,独立学院“转民”后,教育主管部门还应“扶上马,送一程”,落实公民办高校的“三个平等权”(学校、教师和学生),让公共财政和政策支持的“阳光”普照大地,形成公、民办高校良性的竞争格局,才更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形成持续良性的竞争活力。

审稿人:赵 磊